一起過中秋

陳昱名、林一鳳 感謝臺北市博嘉實小附幼共同開發教案

『中秋節』是東方文化的傳承,滿月也代表著與家人團圓、思念。藉由從幼兒生活經驗中出發,一起來探究中秋節的由來、相關節慶物品、美食與活動。
從繪本、影片、律動等到戲劇演出的方式,希望能讓幼兒更了解、加深對傳統文化的認識,並讓孩子的學習與生活經驗連結。

實施班級:臺北市博嘉實小附幼/4-6歲
陳昱名、林一鳳 感謝臺北市博嘉實小附幼共同開發教案
『中秋節』是東方文化的傳承,滿月也代表著與家人團圓、思念。藉由從幼兒生活經驗中出發,一起來探究中秋節的由來、相關節慶物品、美食與活動。
從繪本、影片、律動等到戲劇演出的方式,希望能讓幼兒更了解、加深對傳統文化的認識,並讓孩子的學習與生活經驗連結。

實施班級:臺北市博嘉實小附幼/4-6歲

教學流程

活動一、中秋節大發現

配合我們的節慶—中秋節的到來。幼兒可從其生活經驗中來分享討論中秋節的由來;分享在中秋節時會做什麼事情及相關的節慶美食。
並延伸至教室的情境佈置及學習區探索當中:美勞區–畫下品嚐中秋節的美食;語文區–中秋節相關繪本、圖卡等,來開啟幼兒對此傳統中國節慶文化的探究。

活動二、中秋故事大集合

從中秋節相關的繪本或影片,讓幼兒更加了解中秋節的由來。接者以戲劇演出的方式,讓孩子從討論故事中的角色、演出的方式等,並在學習區探究時(黏土區、扮演區等)讓幼兒製作演出的道具及中秋節相關物品。演出前幼兒一同討論並選出適合其的角色,一起演『中秋節』小短劇。演出後能夠分享其創作道具與演出時的感受。

活動三、月亮怎麼了

此活動以繪本《小老鼠吃月亮》來與幼兒探究為何月亮有陰晴圓缺?並以親子學習單的方式實際觀察並記錄下其觀察到月亮的變化。幼兒與他人分享其觀察記錄月亮變化的學習單;與其最喜歡的月亮形狀及喜歡的原因。過程中幼兒會發現不是每天都能觀察到月亮,因而可與幼兒一起找出解決的方法,增進其問題解決能力。

活動四、中秋慶團圓

透過《妖果動一動|中秋節》律動影片與歌詞說明,請幼兒動動身體,隨著影片進行律動。並綜合幼兒這一段時間對『中秋節』各項活動的感受、體驗。當中教師可讓幼兒以圖像記錄或口頭分享等方式,並與幼兒一同繪製、展示經驗圖表,加深幼兒對中秋節慶的活動的經驗與感受。

檔案下載

留言區

Copyright © 2022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Foundation All Right Reserved

訂閱頻道 小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