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闖北極,守護海洋

蔡瑩圜 台北市百齡國小

本教案整合國語、綜合、媒體素養與環境教育領域,以《海洋的殺手》課文為起點,搭配小公視節目《下課花路米|林哲熹帶隊勇闖北極》,引導學生認識塑膠對海洋的危害與全球暖化對極地生態的衝擊。課程強調從「知」到「行」,透過閱讀理解、影片觀察、討論與行動計畫,提升學生的環境素養與行動力,並鼓勵學生以寫信與創作的方式,與2040年的地球對話,展現保護地球的承諾。
蔡瑩圜 台北市百齡國小
本教案整合國語、綜合、媒體素養與環境教育領域,以《海洋的殺手》課文為起點,搭配小公視節目《下課花路米|林哲熹帶隊勇闖北極》,引導學生認識塑膠對海洋的危害與全球暖化對極地生態的衝擊。課程強調從「知」到「行」,透過閱讀理解、影片觀察、討論與行動計畫,提升學生的環境素養與行動力,並鼓勵學生以寫信與創作的方式,與2040年的地球對話,展現保護地球的承諾。

學習目標

  • 能說出塑膠如何影響海洋生態與生物
  • 能從影片中了解北極面臨的生態危機與暖化影響
  • 能分析生活中的塑膠使用情形並提出具體改善策略
  • 能透過文字與圖像創作傳達對地球的關懷與承諾
  • 能培養環境觀察力與社會行動力,從小做起守護地球

教學流程

活動一、認識海洋的殺手

導讀國語課文《海洋的殺手》,透過討論與學習單理解塑膠垃圾的來源、危害與可能解方,並導入課堂主題──守護海洋。

活動二、勇闖北極,看見暖化
觀賞小公視節目《下課花路米|林哲熹帶隊勇闖北極》,搭配學習單進行觀察與紀錄,了解全球暖化對極地生態的衝擊。

活動三、我的減塑行動提案
透過學習單勾選與分析生活中的塑膠用品,設計個人與班級減塑計畫,鼓勵學生從日常中實踐環保行動。

活動四、寫信給2040年的地球

學生以「親愛的地球」為開頭,撰寫一封信向2040年的地球說明現在所做的努力與未來的願望,並繪製地球插圖,提升情感連結與創作表達。

使用影片

檔案下載

教學心得
在本次「勇闖北極,守護海洋」的教學設計中,學生透過閱讀國語課文《海洋的殺手》及觀賞小公視節目《林哲熹帶隊勇闖北極》,逐步建立起對塑膠污染與全球暖化議題的認識。多數學生在學習單中能具體描述塑膠垃圾對海洋生態的威脅,包含動物誤食、微塑膠進入食物鏈等現象,也能指出北極冰層消融、生物棲地受到破壞等全球暖化帶來的嚴重後果。從作答內容可觀察到學生具備良好的閱讀理解與影片觀察能力,並能將所學轉化為個人觀點,部分學生甚至在回答中流露出強烈的情緒,例如「想不到北極真的正在消失」、「原來塑膠會害死動物」,顯示情意層面的觸動已經發生。

課堂中,學生積極參與討論與分享,特別是在「我的減塑生活提案」活動中,有許多孩子主動提出可行的改善方案,如「自備環保吸管」、「用不鏽鋼水壺取代寶特瓶」、「和家人一起關燈一小時」等,展現出良好的實踐意願與生活連結能力。部分學生甚至能延伸討論到家庭成員的消費行為與生活習慣,顯示學生不僅學會環保知識,更已開始嘗試影響他人、發揮行動力。

最後的「寫信給2040年的地球」活動讓我特別感動。每位學生皆以彩繪與文字表達對地球的關懷與未來的承諾,信件中出現「希望地球不要再發燒了」、「我會努力不亂丟垃圾」、「希望你還能有美麗的冰山」等句子,傳達出孩子們純真的願望與對未來的想像。圖畫中的地球表情活潑、色彩豐富,展現出學生極高的投入與創意。

整體而言,本次課程成功兼顧認知、情意與行動層面,不僅讓學生理解環境議題的嚴重性,也提供他們表達情感與行動規劃的舞台。學生學習反饋高度正向,教學現場氣氛熱絡,學生在過程中展現出良好的合作態度與環境素養。這樣的學習歷程,也讓我深刻體會到「環境教育」的核心價值,不只在於知識的傳授,更在於心靈的啟動與責任感的養成。

一起觀看更多豐富的<<<公視海洋影音節目>>>點擊我🐟

留言區

Copyright © 2022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Foundation All Right Reserved

訂閱頻道 小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