廁所內的同理課

李鵑后 新北市中和國小

本教案以「性別友善廁所」為主題,從貼近生活的經驗出發,帶領孩子思考:我們的廁所真的對每個人都一樣友善嗎?課程設計強調從個人的選擇與感受開始,逐步引導學生觀察校園中的實際設計,接觸社會上的不同觀點,並透過小組討論、價值排序與創意設計,理解「一間廁所不應該只為一種人而存在」。課程不追求標準答案,而是讓孩子在探索與表達的過程中學會傾聽、理解與尊重差異,並開始意識到,所謂的公平,不只是對多數人有利,更是對每一個人都設想在內。這堂課不只是關於廁所,更是一堂學會傾聽與尊重他人的不同,看見自己也能是改變的一分子。
李鵑后 新北市中和國小
本教案以「性別友善廁所」為主題,從貼近生活的經驗出發,帶領孩子思考:我們的廁所真的對每個人都一樣友善嗎?課程設計強調從個人的選擇與感受開始,逐步引導學生觀察校園中的實際設計,接觸社會上的不同觀點,並透過小組討論、價值排序與創意設計,理解「一間廁所不應該只為一種人而存在」。課程不追求標準答案,而是讓孩子在探索與表達的過程中學會傾聽、理解與尊重差異,並開始意識到,所謂的公平,不只是對多數人有利,更是對每一個人都設想在內。這堂課不只是關於廁所,更是一堂學會傾聽與尊重他人的不同,看見自己也能是改變的一分子。

學習目標

  • 認識不同廁所,如性別友善、無障礙等之設計意涵與服務對象
  • 澄清對性別友善廁所常見的社會迷思與疑慮
  • 發表自己對性別友善廁所設立的看法並能說出理由
  • 運用投票與討論方式,學習尊重不同觀點與進行理性對話
  • 設計出一間考量多元需求的友善廁所空間

活動一、你是左撇子還是豬肉派?
教師透過「左撇子還是右撇子?」「牛肉還是豬肉?」等二選一生活問題作為暖身提問,引導學生思考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偏好與身體需求,學生舉手表態並分享自身經驗,教師則適時強化每個人都值得被尊重的觀念。活動尾聲連結到主題:「如果廁所只有一種設計,會發生什麼事?」為後續課程鋪陳同理與設計的核心概念。

活動二、打開那扇門
本活動從觀察自身學校出發,教師播放自製「無障礙廁所導覽影片」,引導學生辨識不同設備的功能,接著導讀《國語日報》報導中政府政策與社會意見,讓學生認識性別友善廁所的公共討論與安全迷思,再播放公視《青春發言人|性別友善廁所》節目補充視角,並搭配臺大性平友善廁所參考手冊的常見問答,讓學生釐清迷思、理解爭議背後的需求差異。

活動三、友善廁所大選舉
學生分組討論「友善廁所」五大設計要素,從中挑選並排序前五名,透過角色設想進行價值排序,並思考不同使用者的視角,之後各組貼紙投票,視覺化全班的排序結果。教師不立即評價,而是帶領學生反思:得票最多的就最重要嗎?少數人的需求是否也該被看見?活動引導學生辨識設計中的公平與選擇,為下一步的創意實作活動埋下價值基礎。

活動四、我設計,你安心
學生化身為友善廁所設計師,分組設計一間能滿足多元需求者的廁所,並以學習單標示設計特色與考量的對象,如幼童、長者、輪椅使用者等。分享時每組需說明:「我這樣設計,是為了讓____的人也能安心使用。」學生將想法公開展示、互相欣賞,並於便利貼上提出對學校現有廁所改進的建議,實踐從學習走向行動的公民參與。

教學心得
一、走進觀察廁所的同理課
因為本校空間大、廁所種類多,課前教師會先鼓勵學生實地走走、觀察、使用不同類型的廁所,許多孩子甚至會特別去試試看無障礙廁所或親子廁所,因此當我們在課堂上播放無障礙廁所的影片時,學生立即聯想到自己看過的設計,當孩子開始去思考:「為什麼無障礙廁所內部要那麼大?」「為什麼馬桶後面要有靠墊?」這些問題時,能驚喜地發現實際經驗會幫孩子帶來更深的理解,他們開始從原本的理所當然,思考對別人來說可能是一種挑戰,進而激發出對他人處境的同理與尊重。

二、不是站哪一邊,而是學會傾聽彼此
在進行有關性別友善廁所的討論時,教師可事先讓孩子知道,他們可以有不同的立場,也可以說出自己曾經聽過的擔心或支持的理由,不強求學生選邊站,而是希望他們練習聽見不同的聲音,也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過程中,孩子會提出各式各樣的問題,這樣的討論幫助我們澄清了不少迷思,也讓我發現,孩子對「友善」和「性別平等」其實有很多直覺的感受,只是少有機會被好好說出與理解。

三、當孩子開始為別人設計時
在「友善廁所設計師」的活動中,學生們繪製理想中的廁所設計,每一組呈現出的角度都不同,有的孩子因為家中有長輩,特別強調防滑地板與扶手;有的組則設計有大空間與多個馬桶,因為他們想起外出時媽媽帶弟弟妹妹上廁所的情形。設計變得不再只是畫圖,而是從自己生活中熟悉的經驗出發,去想像別人的需要,其中最打動人的部分,不在於圖畫多漂亮,而是在於孩子們慢慢體會什麼是友善,而非只是一種口號。

✍🏻關注人權議題嗎 [點我看更多人權教案]
👀人權相關影片看這裡 [點我看更多人權影片]

留言區

Copyright © 2022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Foundation All Right Reserved

訂閱頻道 小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