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教育連結全世界--徐永康老師

實驗教育推動中心執行長 徐永康老師

公視兒少教育資源網重視影片融入教學的意義,在於透過影像的輔助,讓師生更容易與議題連結,其中首推的議題就是生命教育主題,學習學科知識不一定可以直接應用、連結到我們的生命,但是過程中卻會遇到大大小小生命的課題,遇到挫折也好、學習沒有動機也好,這些問題回歸生命教育進行思考,就有機會探索生命與學習的意義。
實驗教育推動中心執行長 徐永康老師
公視兒少教育資源網重視影片融入教學的意義,在於透過影像的輔助,讓師生更容易與議題連結,其中首推的議題就是生命教育主題,學習學科知識不一定可以直接應用、連結到我們的生命,但是過程中卻會遇到大大小小生命的課題,遇到挫折也好、學習沒有動機也好,這些問題回歸生命教育進行思考,就有機會探索生命與學習的意義。

從生命教育,探究學習的意義

我們在探究生命教育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就是要常常思考:如何讓每一個孩子覺得自己的生命是有價值的、或者自己的存在是有意義的。但是這件事情考試不會考,很多人就不太在乎這件事情,然而了解生命意義與價值的存在,就像是一杯開水,如果你沒有會活不下去,它卻非常的平淡無味、令你覺得理所當然。

也因此,學習過程中的提問,就會是教師需要掌握的,學生可能就會問:我學這個到底要做什麼?我為什麼要學這些?我們不能再回到過去的想法,要給孩子很多的知識、讓他們學很多技術,卻忽略掉生命教育的重要。

串聯學科與生命的關係

我記得我小時候會問爸爸說,我以後長大只想到菜市場去賣菜,不要算錯錢就好,為什麼要學 sin(正弦定理)、cos (餘弦定理)這些數學的東西,我的爸爸就會說你不要問,只要考試考好就對了。但這些問題一直無法讓我知道「學習的意義」跟「我的生命」有什麼關係,進而產生抗拒學習的心理。

直到後來我了解到,數學就是大自然的語言,我可以透過數學的方式,了解自然世界到底怎麼運作,同時思考如果我也是自然的一部分的話,那數學對我來說是重要的,所以我就開始認真學。從我的例子來看,當我們在談生命教育的時候,其實都要回歸到自己本身,想想我學這些跟我的生命有什麼樣的關係。

以生命韌性為底蘊,融入議題學習

我們知道整個世界越來越複雜,越來越多我們難以預測的事件不斷地發生,而過去我們在教數學、語文、自然或社會的學科,是跟生活沒有辦法貼近的;所以今天我們把生命教育放進來,是希望孩子能夠清楚了解,我們現在面對的社會、面對的世界,它有高度的不確定性,並培養生命的「韌性」,知道如何變革、創新、了解自己思考的方法。

所以針對公視兒少教育資源網,我們就會希望以此作為底蘊,然後跟其他的學科串聯,其他的議題也可以融入在裡頭。老師在觀看的過程,也可以依此設計教材,同時把平台的資訊跟內容,放到學科教學裡。

留言區

Copyright © 2022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Foundation All Right Reserved

訂閱頻道 小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