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家族

林芊巧 中和國小

在這廣大浩瀚的宇宙裡存在著各式各樣的動物、植物與不知名的生物,藉由本單元的昆蟲,讓學生更加了解昆蟲的奧妙世界,何謂昆蟲?昆蟲有什麼特徵?牠們的特徵對牠們生活中帶來什麼作用與幫助?讓學生了解到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昆蟲生存的環境,觀察自己生活周遭、學校的校園裡、公園或任何地方,有沒有見過昆蟲小小的足跡?
林芊巧 中和國小
在這廣大浩瀚的宇宙裡存在著各式各樣的動物、植物與不知名的生物,藉由本單元的昆蟲,讓學生更加了解昆蟲的奧妙世界,何謂昆蟲?昆蟲有什麼特徵?牠們的特徵對牠們生活中帶來什麼作用與幫助?讓學生了解到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昆蟲生存的環境,觀察自己生活周遭、學校的校園裡、公園或任何地方,有沒有見過昆蟲小小的足跡?

學習目標

  • 能認識昆蟲的特徵與身體構造
  • 能了解如何飼養獨角仙
  • 能分辨何謂完全變態與不完全變態昆蟲
  • 能了解昆蟲的習性、愛護昆蟲與昆蟲共存

教學流程

活動一、昆蟲的型態

藉由校園的探索觀察昆蟲,經由學習了解到昆蟲的特徵分為頭、胸、腹,及二對翅膀,再分別介紹昆蟲的頭、胸、腹分別有哪裡其它的部位各有什麼功能,最後再請學生動動腦,說出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是昆蟲?

活動二、如何飼養昆蟲

尋問學生有養過小動物或昆蟲嗎? 請學生分享養小動物或昆蟲的經驗,以養獨角仙為例,說明獨角仙喜愛的食物有哪些、適合在哪種環境生存、生長的過程並一一說明各各生長的階段從卵期、幼蟲期、蛹期到成蟲期,透過影片讓學生了解到象鼻蟲與鍬形蟲,最後拿實體的雞母蟲給學生觀察並照顧,讓學生學習照顧一個生命的重要性。

活動三、昆蟲的不完全變態與完全變態

讓學生了解到昆蟲有分完全變態與不完全變態,不完全變態代表昆蟲的生長階段中少了蛹期,舉例說明:竹節蟲、蝗蟲、螳螂‥等,說明螳螂的幼蟲叫若蟲,而完全變態的蜻蜓的幼蟲叫稚蟲,兩種名稱不同,請同學利用ipad尋找自己組員想了解的昆蟲並與同學一起分享。

活動四、昆蟲的習性

不管是不完全變態與完全變態的昆蟲,牠們之間的習性都不同,分別說明獨角仙、鍬形蟲、蜜蜂、螞蟻、螳螂的不同習性,說明昆蟲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缺一個可能就會破壞到大自然的生態系統而導致失衡,人類必須學會友善大自然。最後以kahoot的十題題目幫學生複習昆蟲這個單元。

教學心得
1. 教學者其實一直想用探討方面的模式讓學生有更多的討論與自我發掘問題答案的機會,但由於時間上的限制實在有限,不然多點時間的話,我相信學生在這塊的產出會相當的有趣與豐富。
2. 在分組方面,目前是以座位相近的學生一組,利於迅速就位討論,但教學者發現有的學生的個性或某些因素導致組員的合作不是那麼和諧,所以在這一點方面,教學者還在觀察是否要微調。
3. 在課本教材方面學習到的昆蟲其實是有限的,但在大自然的昆蟲其實是有超多的,這方面的知識如果要真的深入了解的話,真的是非常的多,所以教學者如果遇到真的連自己也不了解的昆蟲時,可以用google的方式幫助學生與老師的學習。

檔案下載

留言區

Copyright © 2022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Foundation All Right Reserved

訂閱頻道 小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