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事件簿—霸凌篇《校園目擊者》國中桌遊教學實施成果

林靜慧 宜蘭縣立國華國中

在國一上的人際溝通課堂,融入【校園目擊者─國中版】桌遊,觀看「青春發言人—霸凌者的告白」影片,設計三種不同立場的ORID小組討論。在三堂課程中,使學生從桌遊的體驗、瞭解霸凌定義與類型、觸發與自身關連性的思考,最後設法找出改善霸凌問題的方法,讓學生不只是認識校園霸凌行為,更理解霸凌事件對他人對自身的關係。
林靜慧 宜蘭縣立國華國中
在國一上的人際溝通課堂,融入【校園目擊者─國中版】桌遊,觀看「青春發言人—霸凌者的告白」影片,設計三種不同立場的ORID小組討論。在三堂課程中,使學生從桌遊的體驗、瞭解霸凌定義與類型、觸發與自身關連性的思考,最後設法找出改善霸凌問題的方法,讓學生不只是認識校園霸凌行為,更理解霸凌事件對他人對自身的關係。
★課程簡介★
【校園事件簿—霸凌篇1】
透過桌遊引發學生對於霸凌事件的好奇與觀察,並帶入議題探討。
【校園事件簿—霸凌篇2】
透過霸凌微電影的討論,培養同理心及思考霸凌事件對個人身心造成的影響。
【校園事件簿—霸凌篇3】
以青春發言人│霸凌者的告白影片進行霸凌事件中,不同角色觀點的討論(ORID),找出防堵校園霸凌事件的方法。

★教學目標★

  • 辨識校園霸凌事件與自身的關係
  • 覺察校園霸凌事件對身心造成的影響
  • 學習如何避免校園霸凌事件的發生

《校園目擊者》人權桌遊-教學實施成果

參與本次課程七年級生,融入於國一上的人際溝通課程,三堂課共計84人次。課程設計:第一堂課以桌遊活動為前導,誘發出學生對於霸凌議題的好奇,以競賽的方式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及激發討論。第二堂課則以霸凌微電影,引導同理霸凌行為對他人所造成的傷害,同時帶入霸凌定義及霸凌類別的說明與討論。第三堂課則是以「青春發言人—霸凌者的告白」影片,設計三種不同立場的ORID小組討論,從霸凌者、被霸凌者、旁觀者,幫助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思索霸凌行為,並從中討論出杜絕霸凌行為的方法。

三堂課程從桌遊的體驗、瞭解霸凌定義與類型、觸發與自身關連性的思考,最後設法找出改善霸凌問題的方法,讓學生不只是認識校園霸凌行為,更理解霸凌事件對他人對自身的關係。

教學心得與建議

非常感謝公視兒少對於校園霸凌議題的重視,讓我有機會規劃出這三堂關於「霸凌」的人際課程,透過桌遊中生活實例的探討,成功引發學生對於霸凌事件的好奇與觀察,提升學生的參與意願,透過學習單彙整出學生的想法並進一步的討論。

第二堂的霸凌微電影,帶領學生思索霸凌事件對個人身心造成的影響,進而培養對他人的同理心,理解被受霸凌者的感受。第三堂以「青春發言人│霸凌者的告白」影片進行不同角色(霸凌者、被霸凌者、旁觀者)觀點的ORID討論,一同找出防堵校園霸凌事件的方法。

以下針對「校園目擊者」桌遊提出個人淺見。1、可擴校園霸凌的範圍,例如在事件卡中納入網路霸凌實例。2、重要事件卡與固定事件卡(牌卡編號9~14),與霸凌議題的連結不足,可再增加此部分的關連性與討論度。3、桌遊時間的掌握,從遊戲說明、遊戲進行、最後引導,要在一堂課內完成所以事件卡的討論,及最後想法的延伸討論,很有時間壓力。

留言區

Copyright © 2022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Foundation All Right Reserved

訂閱頻道 小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