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教育,由山開始

柯秀芬、錢嘉慧、陳祉勻 泉源附幼

一縷氤氳的熱氣、溼滑的硫磺石是幼兒們日常的感官饗宴,陽明山國家公園內火山及地熱的學習環境加上獨特的硫磺味是家鄉的氣味。追尋硫磺味發現溫泉的組成(水與地熱),幼兒疑惑水從哪來?地熱是如何發生?探索過程中,幼兒創造小水滴的故事,透過團討瞭解海洋存在的意義,同時在公視影片的協助下,幼兒瞭解我們居住的陽明山原本是一座在海洋下的火山,當我們知道海與山是如此的接近時,幼兒親近海洋的心由然而生。
柯秀芬、錢嘉慧、陳祉勻 泉源附幼
一縷氤氳的熱氣、溼滑的硫磺石是幼兒們日常的感官饗宴,陽明山國家公園內火山及地熱的學習環境加上獨特的硫磺味是家鄉的氣味。追尋硫磺味發現溫泉的組成(水與地熱),幼兒疑惑水從哪來?地熱是如何發生?探索過程中,幼兒創造小水滴的故事,透過團討瞭解海洋存在的意義,同時在公視影片的協助下,幼兒瞭解我們居住的陽明山原本是一座在海洋下的火山,當我們知道海與山是如此的接近時,幼兒親近海洋的心由然而生。

學習目標

  • 喜愛閱讀海洋故事
  • 能分享與海洋有關的故事
  • 認識水的特性及其與生活的關係
  • 瞭解河流環境保護與生活的關係

教學流程

活動一、尋找硫磺味之旅

回顧「生活中的氣味?」幼兒提出要尋找泉源社區特有的「硫磺味」。實地踏查中幼兒對於生活中的自然物開始有感覺,親子一起將硫磺谷中的感受記錄在學習單中。

活動二、溫泉,追追追

回顧幼兒在硫磺谷泡溫泉時的疑問「溫泉從哪裡來?」我們再次走出戶外來到硫磺谷泡腳池,沿著溫泉出水管往上找到正被地熱加熱而冒著白煙的人工生成池,之後也找到泡完腳後的溫泉水,流到磺港溪內。引導幼兒思考如何改善溫泉水排放到溪裡對環境的影響,愛護環境,守護海洋。
 

活動三、小水滴的旅行
教師分享自編故事〈小水滴旅程〉後,與幼兒團討論〈溫泉小水滴的旅程〉並分組製成故事背景。幼兒製作小水滴棒偶並分享水滴創意故事時,引導孩子思考愛護海洋的方式。

活動四、我家是火山

回顧幼兒一開始的提問「為什麼溫泉會熱熱的?」觀看公視影片《希堤星系迷航記》透過影片讓幼兒瞭解火山如何從海洋來到地面上並產生地熱,團討如何讓他人知道我們家的火山怎麼由海底上來後,進行創作〈火山〉模型,引導幼兒思考海與山的關係。

活動五、硫磺谷的老故事
在老故事的蒐集過程中,幼兒訪問父母知道他們用溫泉煮蛋的故事、祖父母用硫磺做火柴的故事,教師還分享三百年前清朝官員郁永河飄洋過海來硫磺谷採硫的故事。團討並製作道具(船)演出郁永河的故事並在全校才藝發表會上做分享。引導幼兒認識人與海洋關係。

活動六、小小泉源領路人

引導幼兒思考如何將自己知道的事分享給他人,結合社區辦理的「泉源領路人」成為小小泉源領路人,製作解說圖板,帶領他人認識社區火山地形。

檔案下載

教學心得
透過「尋找硫磺味之旅」的主題活動,我們不僅找到了硫磺味的來源,師生也更深入地了解家鄉。在課程中,我們發現學校所在的陽明山原來曾經是大海的一部分,這座看似與海洋無關的山,卻擁有許多令人驚奇的故事。
孩子從對家鄉的認識中培養出愛鄉情懷,並投入護鄉運動,每個過程都展現了他們對學習的熱情。特別是當孩子在眾人面前分享他們的家鄉故事時,表現得十分自信大方。在討論溫泉水污染河川的問題時,他們也真誠地思考解決方式,讓人深受感動。
每座山背後都可能隱藏著一段海洋的故事,陪伴孩子尋找古老的故事,一起創造新的回憶,這是我在海洋教育課程中最令人振奮的過程。

一起觀看更多豐富的<<<公視海洋影音節目>>>點擊我🐟

留言區

Copyright © 2022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Foundation All Right Reserved

訂閱頻道 小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