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有五時—疾病篇

羅紫綺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生死組研究生

生長老病死不是每個人必然經歷的生命歷程,但這五個階段會通過不一樣的人、事、物發生在我們周遭。兒童有自己的見解,更有對生長老病死的想像,讓兒童經表達性藝術分享個人經歷或表達自己的想像,都能促使兒童對生長老病死有更具體的認知與感受。
羅紫綺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生死組研究生
生長老病死不是每個人必然經歷的生命歷程,但這五個階段會通過不一樣的人、事、物發生在我們周遭。兒童有自己的見解,更有對生長老病死的想像,讓兒童經表達性藝術分享個人經歷或表達自己的想像,都能促使兒童對生長老病死有更具體的認知與感受。

學習目標

  • 理解經歷病痛時的心情與歷程
  • 理解經歷病痛時真正的身理和心理需要

教學流程

活動一、 影片欣賞
教師展示一組健康與生病後的人物對照圖,並觀賞影片《小孩酷斯拉|我與糖尿病之樂觀共處》,讓學生認知疾病不僅發生在老年人身上,也可能是我們身邊每一個人。

活動二、遊戲—病毒球
教師結合躲避球和學生的病痛經驗帶出「病毒球」的游戲:
遊戲規則:兩組學生以猜拳方式決定攻守二方,攻方需將病毒球擊中守方,被擊中者將離開到圈外,遊戲時間10分鐘場内未被淘汰者即存活者

遊戲結束後教師提出問題:

被病毒攻擊的心情、反應、希望得到甚麼幫助?

淘汰、離場讓你想到甚麼?

活動三、從大自然尋找枯萎的生命
 依據教師指令搜集大自然中「枯萎的生命」,並進一步引導學生「枯萎的生命」也能成爲「嶄新的生命」。

活動四、藝術創作
教師邀請學生按自己的對病痛的聯想利用各種媒材設計保麗龍球體,並提問、邀請學生上台分享:
這顆球體是病毒球還是解藥?
在病痛階段,你認爲病人最需要什麽?你可以為病人提供什麽?
在病痛階段,你希望別人爲你提供什麽?你真正需要的是什麽?。

教學心得
教學心得與省思:
學生在玩病毒球時積極投入,在分享活動中,學生能聯繫自己過往的經驗説出自己在遊戲中的發現和病毒球、存活者與淘汰者的意涵。延續的藝術創作活動,學生按照自己的認知創造了形象各異的「病毒球」。一位學生將「病毒球」延伸為生命中的困境或難題,而病毒球上一根根的刺一直都依賴班主任的愛與關心一一拔去。部分學生較爲被動,在分享的時候也會偏離主題,老師需要適時引導。讓學生在天馬行空地想像創作時,也能朝課程方向邁進。創作的過程既是一份收穫,看到學生拿著自己的創作和老師分享時,希望學生在日後面對自己或他人生病時也能懷著在這堂課中的樂觀與勇氣。

檔案下載

留言區

Copyright © 2022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Foundation All Right Reserved

訂閱頻道 小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