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怎麼教?教師心法123—胡敏華老師

國立羅東高中教師 胡敏華 生命教育專業發展中心協同召集人

「生命教育」討論重要的人生課題,然受限於時間、地點等因素,我們較難「實際體驗」或「追蹤觀察」,因此「影片融入」成為生命教育課的重要媒材。當師生一起觀察片中人物的生命歷程,再透過適切的核心提問與多元的討論策略,彷彿也可以對自己的生命有新的覺察與體悟。
國立羅東高中教師 胡敏華 生命教育專業發展中心協同召集人
「生命教育」討論重要的人生課題,然受限於時間、地點等因素,我們較難「實際體驗」或「追蹤觀察」,因此「影片融入」成為生命教育課的重要媒材。當師生一起觀察片中人物的生命歷程,再透過適切的核心提問與多元的討論策略,彷彿也可以對自己的生命有新的覺察與體悟。

公視影片融入生命教育的時機與特色

公共電視影音節目對於主題選材很細膩,畫面拍攝也十分細緻,很能抓住不同年齡層學生的目光。同時公視兒少資源網提供「生命教育」主題的影片很多元,影片主軸也非常明確,不論是晨光時間,或一般課堂,都能適度選取主題與融入教學。至於如何活化影片,就是教學的專業囉,我們繼續往下看!

透過關鍵提問與對話,引導學生思考

蘇格拉底對話:是以類似產婆接生的方式,將存在於每一個人內心的答案或知識引導出來。所以透過一個小小的影音片段、提出關鍵問題、慢慢引導學生思考,是我經常使用的方式。

備課前先掌握學習的核心概念,選擇適合的影音節目,以帶入生活化的情境幫助學生思考;接著想清楚要問哪些問題回應核心概念?要用哪些策略引導思考?蘇格拉底對話的方式也只是一種釐清概念的策略,善用引導思考策略,就可以達到素養導向教學的效果。

提升教師與學生的覺察與反思能力

生命教育的教學不僅是老師要有覺察反思的能力,同時也要透過課堂的有效互動,讓學生有機會透過覺察建立自己的觀點。老師就是一個引導者,建立一個友善的環境等待學生反思。有時候會自我反省,是不是拿到麥克風就滔滔不絕,分享自己的覺察,卻忽略了引導學生覺察?

生命教育課程的討論,重點不在於要選擇哪一種影片,而是希望老師在使用影片時,都能夠引導出這樣的師生覺察,教育的意義也才能彰顯。

留言區

Copyright © 2022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Foundation All Right Reserved

訂閱頻道 小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