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生命聯結

胡敏華 羅東高中

如果有人罹患心理疾病,你認為他身邊會有哪些人(角色)受影響?這些身邊的人中,你認為最關鍵的角色會是哪幾種?本課程安排了「復原的力量」、「發現能量」、「行動」三個教學活動,並融入青春發言人《我自殺,但我想活下去》短片,引導青少年發現彼此的復原力量,聯結適切的資源。
胡敏華 羅東高中
如果有人罹患心理疾病,你認為他身邊會有哪些人(角色)受影響?這些身邊的人中,你認為最關鍵的角色會是哪幾種?本課程安排了「復原的力量」、「發現能量」、「行動」三個教學活動,並融入青春發言人《我自殺,但我想活下去》短片,引導青少年發現彼此的復原力量,聯結適切的資源。

學習目標

  • 發現彼此的復原力量,聯結適切的資源

教學流程

活動一、發現復原的力量
◆聯結資源
每一個人假設你正在扮演已出現自殺意念這個人的關鍵角色,你會有哪些擔心或疑問?每個人將寫好的卡片,投入紙箱,2-3人一組歸納這些疑問與擔心,並嘗試給予回應答案。

活動一、發現復原的力量
◆助人者的界線
簡單敘述婷婷的故事後觀賞公視影片《我自殺,但我想活下去》引導大家思考自殺與自傷行為背後對愛、歸屬或意義感的呼求,適度釐清精神疾病的迷思。

活動一、發現復原的力量
◆發現能量
每人二張方形紙與彩色筆,現在我們要繼續往前,已經裝好行李,蓄勢待發,需要一些支持自己與溫暖對方的力量(人事物,有形無形都可),你會在行李中裝入什麼?

活動一、發現復原的力量
◆行動
請將上述第二張紙卡分享給困境中的朋友,並與她分享拿到卡片的心情。
 

教學提醒
☞本教案原始構思主要運用於生命教育必修課程,連同之前高中教案一整合為三節課,為「人生境遇」主題式課程內容。然因為主題特殊並不適用於各校狀況,此處單獨列出,建議有專業背景的老師可參考使用,並建議於小團體討論為宜。

☞本教案涉及學生對於幫助同學的焦慮,以及可能出現對自殺行為的不同看法,內容敏感需細緻討論,建議由具備輔導背景與熟悉憂鬱症或相關精神疾病之教師授課;且因為不同的團體

檔案下載

留言區

Copyright © 2022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Foundation All Right Reserved

訂閱頻道 小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