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霸凌議題討論《校園目擊者》國中桌遊教學實施成果

-
陳彥尹 台東豐田國中
- 本課程旨在通過《校園目擊者》桌上遊戲,引導學生進行人權教育,專注於校園霸凌議題。遊戲設計模擬真實情境,讓學生能夠透過情境演練和討論,深入了解霸凌的影響,並學習在困難情境下做出道德且正確的選擇。

這個議題共分三堂課完成,旨在提升學生對校園霸凌的認識與反思,並培養同理心與正向行動力。
第一堂課以《只是開玩笑,竟然變被告》一書中的「取綽號」文章作為開場,讓學生閱讀後,討論求學過程中是否曾被取綽號,或是否曾為他人取綽號,進一步探討這些行為對他人的影響,以及取綽號的動機。接著,教師將引導學生認識相關法律規範,說明此類行為可能帶來的法律責任。此外,分享各種形式的霸凌案例,包括言語、肢體、網路霸凌等,讓學生反思自己是否曾經是霸凌者或受害者,進而思考如何營造友善的校園環境。
第二堂課則透過「校園目擊者」桌遊,模擬校園霸凌情境,讓學生在遊戲中學習如何應對並做出合適的選擇。遊戲結束後,學生需討論自己選擇的理由,並思考如何在現實生活中運用這些應對策略,以提升對霸凌問題的理解與處理能力。
第三堂課則透過閱讀《大坦誠》臉書文章〈一定要見到伴郎〉,讓學生閱讀被霸凌者的內心世界,理解他們的痛苦與無助,並感受他們對曾經伸出援手的人的感謝。最後,播放YouTuber放火的相關影片,鼓勵曾經霸凌他人的人勇於改變自己,學會尊重他人;同時提醒被霸凌者要勇敢求助師長或同學,不要選擇沉默或容忍,共同營造更友善的校園環境。
霸凌是長久以來存在於各個社會層面的一個問題,無論是在學校、職場,甚至是社交圈中,都常見到霸凌的身影。霸凌帶來的不僅是身心上的傷害,更是長期深遠的心理陰影,對被霸凌者的自尊、信心、甚至未來的生活和人際關係都會造成負面影響。因此,透過教育來改變學生對待霸凌的態度,對他們的成長與發展至關重要。
為了讓學生們更深入理解霸凌的問題,並引導他們在面對這類情境時作出正確的選擇,可以透過桌遊的方式進行討論和學習。這種方式不僅能讓學生們在輕鬆有趣的氛圍中參與,還能激發他們的思考與反思。遊戲的設計上,通過模擬校園中常見的霸凌情景,讓學生們進行角色扮演,並討論是否應該伸出援手幫助被霸凌者。這不僅讓學生體會到同理心的重要性,還能讓他們思考如何在現實生活中具體採取行動。
遊戲開始時,學生們並不知道如何計分,可能會以為自己需要透過積累更多的資源(如錢或注意力)來贏得遊戲,這種心態反映了現實生活中許多人對個人利益的追求。然而,隨著遊戲進行,學生們逐漸發現幫助阿宇(被霸凌的角色)不僅能帶來情感上的滿足,還能改善他在學校的處境。最終,當學生們得知遊戲並不以勝敗為主,而是取決於他們共同做出的決定影響阿宇的結果時,他們開始認真思考自己的選擇對他人的影響。
透過這樣的桌遊設計,學生們能夠在一個安全且開放的環境中討論敏感的議題,並且理解如何應對霸凌行為。這種寓教於樂的方式,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同理心與社會責任感,並能讓他們在現實生活中更加關注他人的需要,願意在面對霸凌時挺身而出,為他人爭取正義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