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發言人|一天72起校園暴力,搜書包真的有用嗎》

影片大綱
023年,台灣一天平均發生72起校園暴力事件。有26.6%的兒少不認為自己在學校是安全的為了人身安全,讓教官搜書包可以嗎?塗銷少年犯罪前科,讓轉入學校毫不知情合理嗎?真的發生校園衝突,師生知道該如何因應嗎?

2023年底的新北國中生遭同校學生割頸身亡,引發社會震驚。討論焦點在於,未成年犯罪依據《少年事件處理法》會「註銷前科」,但若未成年犯罪者有傷害前科呢?是否該讓轉入學校知道?
若讓學校知道,是否會將犯罪學生貼標籤,讓他們更難有重新再來的機會;但若學校毫不知情,是否會將師生置於風險中?為了保障校園安全,可以允許搜學生書包,看看有沒有帶違禁品嗎?

有同學感嘆,學生的隱私不是老師的隱私。但校園不再安全也非同學所願,校園安全和保障人權,到底哪個優先?來聽聽本集企劃的幕後心得...學生們每天長時間待的地方,就是校園。但是,校園真的安全嗎?而為了達到校園安全,而採用的各種管理方式,是不是真的讓每位學生都能接受?

在訪談前,原本覺得學生們會思考更多的是如何確保校園安全,但在訪談過後才發現,大家的角度並不自私。會為所有同學著想,也會為受害同學著想,甚至還會提出怎麼樣才能讓初犯或輕犯的學生,有再一次改過的機會,或避免被貼標籤,說真的,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但是,這樣真的很好,代表在校園的小社會中,大家懂得包容,也知道要有同理心、換位思考。

此外,學生們提到不能因為久久發生一次的校園事件,就捨棄學生人權,還有的學生不斷地發想,希望在校園安全與學生人權之間取得平衡。

在聆聽學生們意見的過程中,真的很享受,因為聽到了很多不一樣的角度與想法,他們不全然站在自身的角度,而是從不同面向出發,提出不同的見解,所以,對我來說,也是一場收穫良多的訪談。

📺點我看更多集《青春發言人》

✎歡迎老師投稿教案,分享您寶貴的教學設計與經驗[點我看教案投稿辦法]

留言區

Copyright © 2022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Foundation All Right Reserved

訂閱頻道 小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