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發言人|可以讓我暫停一下喘口氣嗎?高中職生心理假該讓家長同意?會有被貼標籤、亂請假、或安全疑慮?》

影片大綱
給我一次按下暫停的機會可以嗎?

今天青春發言人要跟大家分享一個故事,她是貞淇,從小父母離異,有記憶以來就和阿祖相依為命。當時五年級的貞淇,父親入獄刑滿回到她身邊,原以為可以享受父愛的她,卻沒想到是陷入了深淵。

面臨家庭與課業壓力的貞淇有許多情緒想宣洩,經常躲在學校樓梯間或是河堤旁,為的就是不想有人打擾、關心她。因為心情很差,不想回家也不想去上學,但是面對現實的壓力與考量,不得不上完學之後去上班打工,根本沒有時間讓心情得以喘息,一次又一次的撐著,有時甚至會仿冒家長簽名,讓自己偷偷放個假喘口氣......

15 歲,這個青澀的年紀,有不少同學和貞淇一樣,不論遭受來自家庭、學校或課業壓力,他們只是需要有喘口氣的時間。目前台灣已有許多大學設立「心理假」希望可以提高學生對心理健康的意識。不過,當在討論高中職心理假時,卻經常收到許多不同的聲音,像是學習進度、安全疑慮、制度濫用......等,面對這麼多的聲音與質疑,聽聽高中職生怎麼想?

現在就請你先按下播放鍵,來聽聽貞淇的故事與同學們一起參與討論吧!

📺點我看更多集《青春發言人》

✎歡迎老師投稿教案,分享您寶貴的教學設計與經驗[點我看教案投稿辦法]

留言區

Copyright © 2022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Foundation All Right Reserved

訂閱頻道 小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