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世界都是我的校園、戶外才是我的教室

-
黃志順 臺北市和平實驗國民小學校長
- 孩子與自然的關係,決定了他們如何認識世界、感受生命。志順校長深刻剖析,為何真正的學習場域不在冰冷的圍牆之中,而在廣闊天地間,在風聲、雨滴、泥土與陽光中。我們該如何讓孩子透過探索自然、體驗環境,養成完整的人格與能力?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唐 杜甫《春夜喜雨》
孩子就是自然的一份子,但學校卻把這件事情給弄擰了,許多爸媽也因為自己過往既成的經驗,跟著學校走失了。孩子的學習,必須先建立在自己與自己、自己與他人、自己與自然,由近而遠、由親而疏的身心及認知發展,漸漸形成完滿的人格和能力,以面對及回應,老師及爸媽在此時此刻根本不知道的未來挑戰。
於是,孩子與自然的關係,不僅影響著他們如何認識世界、感受生命,更回應到怎麼自處、如何與人相遇、與世界對待。
最適合的學習場域,從來不在學校既定的教室,更不在佈滿影音或3C科技等,聲光視覺、淺薄感官刺激的器材裡。而是必須透過孩子在戶外最自然而然的狀態下,對於大自然的浸潤和體驗,經由各種地理水文、景觀地貌、自然生態、人文風采、風土民情、歷史物件、時事議題等等,本就隨時在這世上,此時此刻發生的一切,作為孩子學習成長的素材及養分,並且在系統性規劃並符應孩子認知發展歷程的安排,經由老師及爸媽一步步引領孩子浸潤其間。
公共電視作為公共媒體,成為孩子、家長和教師的支持系統,化身為草原大遷徙路徑上的導航。於2022年孕育了兒少教育資源網,以策展方式陳列各式主題,適時回應網路原生世代的兒少及教師需求,2024年進而搭建了兒少影音平台-小公視 PTS XS,期盼能將公視優質的兒少影音推廣至更多族群,擁有長遠的影響力與價值。以《節氣六感實驗室》和《我們去公園玩》為例,製作的起心動念,就是讓孩子透過五感六覺,走進自然、發現環境的美好,展現孩子在大自然裡學習的喜悅、成長的珍貴時刻。
支持老師們並提供對於學習的想像及信心,幫助孩子如何在與自然的互動中深刻學習,以促成高品質學習經驗成為豐富教育的可能,並將戶外教育的學習帶入課堂,進而讓親師生走出教室、面向戶外、世界迎向,讓孩子們透過探索環境、親近土地,培養感知力與生命力。因為,全世界都是我的校園、戶外才是我的教室。
改變的行動,現在,正是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