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命教育出發,迎戰108課綱核心素養--徐永康老師

實驗教育推動中心執行長 徐永康老師

2014年實驗教育三法通過,加上後續幾年108課綱、核心素養的推動,各個學校單位都開始進行轉型,除了在教學上加入更多「人」的元素外,也鼓勵學生透過學習探索家鄉,也就是「在地化」教材的推行。但教師備課繁忙之餘,有時候很難自行蒐集全台灣的在地化資料,但透過公視的節目影音,搭配各個地區有在地經驗的教師設計課程,讓教師們可以有強力後盾。
實驗教育推動中心執行長 徐永康老師
2014年實驗教育三法通過,加上後續幾年108課綱、核心素養的推動,各個學校單位都開始進行轉型,除了在教學上加入更多「人」的元素外,也鼓勵學生透過學習探索家鄉,也就是「在地化」教材的推行。但教師備課繁忙之餘,有時候很難自行蒐集全台灣的在地化資料,但透過公視的節目影音,搭配各個地區有在地經驗的教師設計課程,讓教師們可以有強力後盾。

核心素養關鍵,對待生命的態度

生命教育當中包含很多元素,不單純只有知識、技術,還有包括「態度」的部分,要把這些元素結合在一起,才能引導學生進一步反思,這個部分同時也非常貼近108課綱中的素養導向,以及實驗教育當中探究實驗的教學目標。

過去我們在傳統教育當中,教孩子知識、技能,但是感受不到孩子作為人的生命力;後來進入到實驗教育、核心素養後,發現教育「人」是更重要的事情,沒有辦法只教育知識、技術,最後教出一堆機器人。我們教的是活生生、有情感、會哭的會笑的孩子,這樣生命態度的教育,會是現在非常關鍵,而且重要的第一步。

108課綱重點方向,影片教學加強在地化

108課綱跟實驗教育這兩者,都非常強調如何讓學生有更多的實際體驗,跟在地化的生活經驗。我們很希望在引導過程中,能讓孩子透過觀看影片的體驗,讓他們了解,原來所謂在地化的生活,在地化的學習,是什麼樣子。

一般的學校會有素材不足的困擾,而公共電視它有很多影片製作的經驗,而且有非常優質的節目,就可以解決這個困擾。我們如果把這兩個部分,一個需求端,一個供給端,結合在一塊,那學校的老師就知道,原來可以透過公共電視的節目,把世界的概念跟想法放到學校裡面來。

教學資源網,集結眾人力量

雖然有在地化影片教材,但是怎麼跟學校的教學有比較緊密的結合,這確實是另外一個困難的地方,因此在平台建立之初,我們就想邀請比較懂在地化教學的教師,可以一起來合作,在訪視的過程中,發現很多老師都有這樣的寶貴經驗,因此我們就邀請這些老師,把他們的經驗,結合公共電視非常棒的節目,設計出搭配影片教學的在地化教案,即便是不同地區的學校,也可以複製教案中的精神,在自己的教室內建構教學的可能。

我們也希望可以照顧到各個年齡階層的教師和學生,所以從幼兒園、低年級、中年級到高年級,甚至國中的教材都有,產生一個循序漸進的教材庫,也可以看到一個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可能需要怎麼的元素跟在地化的教材。

留言區

Copyright © 2022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Foundation All Right Reserved

訂閱頻道 小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