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從教師的生命出發—胡敏華老師

國立羅東高中教師 胡敏華 生命教育專業發展中心協同召集人

生命教育怎麼教?其實也是很多教師的難題,畢竟每一個人的生命經驗不同,很難用單一框架來檢視思考。
不妨先回歸到教師自身,透過自我對話的過程體認生命的內涵,然後才能引導學生體會他的生命。
國立羅東高中教師 胡敏華 生命教育專業發展中心協同召集人
生命教育怎麼教?其實也是很多教師的難題,畢竟每一個人的生命經驗不同,很難用單一框架來檢視思考。
不妨先回歸到教師自身,透過自我對話的過程體認生命的內涵,然後才能引導學生體會他的生命。

深化自我生命素養

生命教育的課題無所不在,不是哪一科老師才能教,鼓勵老師們在生活中、課堂上多跟孩子討論這些課題。討論前需要的準備,第一步建議老師先回到自身,深化自我的教學專業與生命素養。

提升自己的生命素養,要從「覺察」開始,面對生命中的每一刻,是不是能先覺察自己做這件事的理由?然後記得打開心窗,帶給學生更多元的視野,幫助他們看到生命更多不同的面向。

分享生命開啟對話

打開心窗的同時,絕對不是關上其他的門,只留一扇你開的窗讓學生進出。

有時候我們很積極,講得口沫橫飛,可能提出一些價值抉擇上的建議,可能是希望學生少走一點冤枉路,但反而讓學生覺得你在灌輸,嘗試想要阻斷他們去嘗試的機會;有時也會因為講得都是老師的個人經驗,而讓學生起反感,導致成效不彰。因此分享生命的同時,自己的反思與聆聽對話更重要,打開你的心,還要讓別人進來,在互動過程中,彼此的生命才能開啟對話與交集。

接納雙方覺察彼此

每個時刻都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就不會忘記自己的初衷,抱持著這種自我覺察,保持謙虛,也就能開放心胸接納別人。在這樣的條件下,就能帶領孩子們討論每一個生命中的當下,讓彼此生命互相激盪。

留言區

Copyright © 2022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Foundation All Right Reserved

訂閱頻道 小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