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視兒少資源網 教師備課好夥伴—胡敏華老師

國立羅東高中教師 胡敏華 生命教育專業發展中心協同召集人

公視兒少資源網上,匯集眾多兒少節目精華影音,針對不同的主題,擁有豐富多元的影片素材,成為教師備課的智囊團。新世代孩子的文本閱讀習慣,也逐漸從文字轉向影音,透過影像的輔助,幫助孩子更快融入議題現場,搭配教師專業,讓教學可以有更多可能。
國立羅東高中教師 胡敏華 生命教育專業發展中心協同召集人
公視兒少資源網上,匯集眾多兒少節目精華影音,針對不同的主題,擁有豐富多元的影片素材,成為教師備課的智囊團。新世代孩子的文本閱讀習慣,也逐漸從文字轉向影音,透過影像的輔助,幫助孩子更快融入議題現場,搭配教師專業,讓教學可以有更多可能。

生活化影片教材,帶出抽象生命課題

生命教育涵蓋的課題,既抽象又需要體驗,有時候難以在第一時間讓學生理解,也因此教師選用的輔助教材就很重要。因應新世代孩子的文本閱讀習慣,逐漸從文字轉向影音,課堂上透過影像的輔助,可以幫助孩子更快融入討論現場,搭配教學專業,讓課堂上有更多可能性。

生活化影片教材,帶出抽象生命課題

生命教育有所謂「人生三問」是指:人為何而活(終極關懷)?應如何生活(價值思辨)?要如何才能活出精采的生命(靈性修養)?每一個探問的文字看來簡單,實則抽象。

而且在這三個人生課題之前,我們還需要建立對人有全方位而多元的理解,同時也要用追求真理、哲學思考的方法,來面對這些人生的課題。這些重要的概念與方法,不能硬生生地灌輸在學生生命中。影片是一個好的媒材,幫助我們用生活化的方式,帶出人生的課題。

熟悉影片教材,設計核心提

常在課堂上運用《青春發言人》或《老師,您哪位》系列,我認為公共電視的節目是很適合課堂使用的影音媒材。當你選擇適合的媒材,就要熟悉影片的每個段落、了解影片故事的背景,分析如何跟課程結合;接著把影片的核心概念、關鍵字找出來設計深入的提問,這樣才會是影片「融入」教學,而不是影片「取代」教學。

影片多元議題,啟發自主討論

《青春發言人》系列曾經來採訪我的授課,是與性別教育、身體教育相關,學生不僅在自己擔任主角拍攝時感到新奇,也對於節目要拍攝的主題感到興趣,並由此開啟對身體迷思的討論與反省。

由此可知不論是青春發言人或各類型影片,透過影片主題的多元性,可以帶出學生們討論的風潮,甚至有些是青少年都還來不及想的問題,都可以在觀賞影片之後展開思考與討論的第一步。 

留言區

Copyright © 2022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Foundation All Right Reserved

訂閱頻道 小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