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帆傳承興起航

杜瑋倫 臺北市和平實驗國民小學

海洋對於台灣來說,應該是生活的一部份;海洋對於學生來說,應該是很適合的學習環境。結合在一起,可以透過海洋這個載具來實施很多更適切的教學,它是實境教學,它是多元學習機會,它是學習的不同觀點,它是可以一階一階挑戰一步一步完成夢想的課程。
此次藉由帆船課程,來詮釋水手這個專家角色,進行帆船的認識、帆船的操控、環境的熟悉、天氣的判斷、水手的特質,而整個課程的素養核心在「連結、溝通、合作」。
杜瑋倫 臺北市和平實驗國民小學
海洋對於台灣來說,應該是生活的一部份;海洋對於學生來說,應該是很適合的學習環境。結合在一起,可以透過海洋這個載具來實施很多更適切的教學,它是實境教學,它是多元學習機會,它是學習的不同觀點,它是可以一階一階挑戰一步一步完成夢想的課程。
此次藉由帆船課程,來詮釋水手這個專家角色,進行帆船的認識、帆船的操控、環境的熟悉、天氣的判斷、水手的特質,而整個課程的素養核心在「連結、溝通、合作」。

學習目標

  • 具體操作重型帆船相關技能
  • 明瞭水域活動時相關安全措施
  • 體驗與反思「溝通合作」
  • 知道航行區域的歷史地理資訊

教學流程

活動一、什麼是帆船?

1、 構造與部件(兩兩部件的關係,溝通的介面)
2、 製作(摺)小船(利用自己的小船認識構造、未來可以用來學習避碰規則)
3、 繩結與碰墊
4、 安全事項(分散式「討論」與提醒)
5、 儀典與禮儀(後甲板的故事與每次練習)

活動二、帆船的航行
1、 方位與術語(開船之始 我在哪裡 我要去哪裡)
2、 航行方向與帆的調整(Point of sail) 以及
迎風換舷(Tacking)
3、 安全事項
4、 看氣流條(telltales)來判斷如何調整帆
5、 避碰規則

活動三、烏石港與龜山島
1、 烏石港(頭城)的由來
2、 龜山島(火山島 vs 珊瑚礁島)是什麼島?

活動四、風從哪裡來?
1、 氣象學-風從哪裡來?
2、 氣象學-看 Windy App

活動五、揚帆起航
1、 烏石港外練船
2、 人員落海救援(MOB)
3、 挑戰合作開到龜山島

檔案下載

(教師備註:課程包含5大活動,這5大活動不只是依序出來,而是彼此有一些連結,所以會在其他節數時出現)

教學心得
教學實踐情形與成果:
一、場域設定在不同季節有不同的安排,伴隨著帆船的資源網絡也要建立,如:
(一)安平漁港:好帆
(二)安平亞果:帆泊、星羅
(三)興達港:幻多奇、向海致敬
(四)碧砂漁港:野格
(五)烏石港:黑嚕嚕
(六)八里水上運動中心

二、設定出發前,仍需有右轉舵方位角增加,左轉舵方位角減少的前置課程,
以及哪個方位會對應到現場哪些地景,可以搭配望遠鏡瞭望的活動

三、船上音樂相伴仍是必須

四、迎風換舷的動作模擬與口令練習可以再多一些

五、技能學習、實務操作與學習目標連結相關性很高

教學心得省思:
海洋的面積比陸地大很多,可以想像在海洋上能學(探索)的會比陸地多很多,在教育的思索上,就像以學校為圓中心畫圓來標識戶外教育的舒適圈,半徑愈大,能管理的不確定性就愈高,特別是海洋,且要推動海洋教育,人力、資源是頗高的門檻,需要更多愛海洋的夥伴群策群力,還好我們知道這些不確定性卻能帶來更多的學習機會、學習動機、學習反思,在這樣的課程裡,我們看見、聽見孩子們在學習目標的收獲比設定的還要更多、更自然,也就是有更多的內化,所以願意投入並持續帶動前進。海洋教育的學習,不會只限縮在海洋,海洋是個媒介,是個很豐富、多元、變化、冒險的環境,帆船也是個媒介,是個很多元、專業、安全的工具,在裡面有很高的自由度看見孩子在學習的伸展、摸索、挑戰,以及與自己的對話,我們~目標在未來!


一起觀看更多豐富的<<<公視海洋影音節目>>>點擊我🐟

留言區

Copyright © 2022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Foundation All Right Reserved

訂閱頻道 小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