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霸凌,從你我做起

林彥辰

藉由霸凌者、被霸凌者與旁觀者的角度,看待事件發生對彼此的影響,藉此引發對霸凌者的反思與對被霸凌者的同理心。 因為筆者過去曾經受過霸凌的痛苦,所以希望同學在經歷這次的課程之後,能夠避免成為霸凌他人的當事者,或是能幫助正在受霸凌所苦的人。
利用教案當中的兩部影片,讓學生能實際體會霸凌的場景與圖像,進而反思個人是否在日常生活中遇過類似的事件。另外課堂提問的部分,希望能藉由快速問答的方式,讓學生直覺思考,最後再進行反思,是否有這樣的行為是平時沒注意到的。最後介紹霸凌的求助方式,希望學生能在遇到此類情況時,適時尋求協助,避免憾事發生。
林彥辰
藉由霸凌者、被霸凌者與旁觀者的角度,看待事件發生對彼此的影響,藉此引發對霸凌者的反思與對被霸凌者的同理心。 因為筆者過去曾經受過霸凌的痛苦,所以希望同學在經歷這次的課程之後,能夠避免成為霸凌他人的當事者,或是能幫助正在受霸凌所苦的人。
利用教案當中的兩部影片,讓學生能實際體會霸凌的場景與圖像,進而反思個人是否在日常生活中遇過類似的事件。另外課堂提問的部分,希望能藉由快速問答的方式,讓學生直覺思考,最後再進行反思,是否有這樣的行為是平時沒注意到的。最後介紹霸凌的求助方式,希望學生能在遇到此類情況時,適時尋求協助,避免憾事發生。

學習目標

  • 能分辨霸凌的角色與求助方式
  • 能體會受凌者的痛苦與憤怒
  • 能發展出不同回應方式,減少霸凌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 遇到霸凌知曉相關求助方式

教學流程

活動一、霸凌者的想像
從對霸凌者的迷思帶入,側寫霸凌者的背景,並深入了解霸凌者的心理,藉此避免自己陷入霸凌他人的歧途之中。

活動二、被霸凌者的圖像

從對被霸凌者的迷思帶入,側寫被霸凌者的背景,並深入了解被霸凌者的心理,藉此同理被霸凌者的窘境,從而避免學生對其他人實施霸凌行為。

活動三、旁觀者的想法
從旁觀者的角度帶入,鼓勵學生能夠伸出援手,並尋求大人的幫助,讓同學能夠成為主動幫助人的行動模式。

活動四、遇到霸凌,我們該怎麼辦?
利用資訊設備查詢遇到霸凌時的對策;給學生題目思考,若是自身或是旁人遇到霸凌事件時應對的方式。完成後在Jamborad上使用便利貼或口語表達來說明答案。

教學心得
因為我本身也是深受霸凌所苦的過來人,所以選擇介紹霸凌作為本次教案的主軸,希望未來孩子也能深刻了解霸凌的危害,避免未來再度發生憾事。
學生方面,能使自身避免去成為霸凌他人的角色,並能幫助正受霸凌所苦的同學,讓學校生活,乃至社會層面,變得更加和諧健全。
而這堂課最主要的重點,在於讓霸凌事件可以減少的同時,也同時避免在介紹霸凌者與被霸凌者的特質時,使班上某些具備該特質的學生受到二次傷害。所以老師在教學上,需要時刻注意此類狀況,並淡化事件當事者的特質,將霸凌行為定義為非針對特定性質的事件。

檔案下載

留言區

Copyright © 2022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Foundation All Right Reserved

訂閱頻道 小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