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住民

林芊巧 中和國小

隨著台灣的跨國婚姻愈來愈普遍,新住民生下的新台灣之子也愈來愈多,部分民眾對東南亞的新二代有刻板印象,認為他們來自清寒、弱勢家庭,學習能力差且課業不佳。如果成績優異,也很容易遭質疑。如何顛覆刻板印象,拿掉有色眼鏡是本課程之使命,透過此課程期望讓學生認識與尊重新住民。
林芊巧 中和國小
隨著台灣的跨國婚姻愈來愈普遍,新住民生下的新台灣之子也愈來愈多,部分民眾對東南亞的新二代有刻板印象,認為他們來自清寒、弱勢家庭,學習能力差且課業不佳。如果成績優異,也很容易遭質疑。如何顛覆刻板印象,拿掉有色眼鏡是本課程之使命,透過此課程期望讓學生認識與尊重新住民。

學習目標

  • 尊重與關懷不同的族群,理解並欣賞多元文化的差異
  • 欣賞並接納自己與他人不同的文化
  • 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 覺察自己的人際溝通方式,學習合宜的互動與溝通技巧,培養同理心,並應用於日常生活
  • 察覺個人的偏見,並避免歧視行為的產生

教學流程

活動一、「我的火星媽媽」與「蘋果甜蜜蜜」

觀賞影片,利用影片讓學生了解新住民的定義,也讓台灣之子了解到自己的重要,並透過討論的方式深入了解。
繪本導讀,使學生知道,嫁來這邊的新住民如何適應台灣的生活、語言與文化等等,希望得到台灣人的接納與關懷。

活動二、請從心認識我-我的媽媽來自越南

觀賞影片,喚醒學生反思存在身邊的新住民家長與學生的歧視問題,因語言的不同,使得新住民無法教導自己的小孩而被歧視成績不好的一定是新住民,而以異樣的眼光看待他們,透過影片讓大家更加了解,新台灣之子如何面對如此的特殊待遇。

活動三、我的媽媽不是買來的,別叫她大陸妹

欣賞影片帶出新住民刻板印象及歧視問題,引導學生不能用傳統觀念看待新住民,及如何尊重他們。

活動四、我們在這裡生活

觀賞欣賞影片,最後一節,透過「我們在這裡生活」這部記錄片來討論,大家都是為了過好的生活而努力,為了家庭、為了家人而離開故鄉,所以如何善待每一個人是很重要的。

教學心得
其實這個問題一直到現在仍然是存在著,尤其是較為鄉下或偏遠的地方,老人家的觀念與對待新住民的態度,小孩也都看在眼裡,雖然我們的教育是引導學生正確的觀念,但真實所面對的,有時是無法像教的一樣,家庭的各種狀況不是我們所能理解的,面對真實有人存在的困境或有人是幸福有錢但依舊受補助,這世界本來就有太多的問題,如果大家能自己做好該做的並設身為別人著想,想過嗎?很多的問題也是自己引起的。如果不善待任何一個人,有想過嗎?歧視的問題,會引來更多的問題。

檔案下載

留言區

Copyright © 2022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Foundation All Right Reserved

訂閱頻道 小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