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特「公」隊— 人權Online

李欣頤 臺北市立和平高中國中部

本課程設計基於新課綱「自發」、「互動」、「共好」之精神,以「正義特『公』隊—人權Online」作為主題包裝,藉由主題式課程的安排,引導學生一步步窺探人權與正義的內涵。教材內容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期待學生能透過探究與實作活動來分析、省思相關事件及議題,進一步了解人權保障的重要性。且能學習與同儕溝通、合作,省思維護正義與人權的因應策略與改善方法,成為一名能將公平正義付諸實踐的人權捍衛者。
李欣頤 臺北市立和平高中國中部
本課程設計基於新課綱「自發」、「互動」、「共好」之精神,以「正義特『公』隊—人權Online」作為主題包裝,藉由主題式課程的安排,引導學生一步步窺探人權與正義的內涵。教材內容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期待學生能透過探究與實作活動來分析、省思相關事件及議題,進一步了解人權保障的重要性。且能學習與同儕溝通、合作,省思維護正義與人權的因應策略與改善方法,成為一名能將公平正義付諸實踐的人權捍衛者。

學習目標

  • 能運用人性尊嚴的概念,提出人權應受到普遍保障的理由
  • 能感受個人或群體在社會中所遭遇的不公平與不利之處境
  • 能珍視普世人權的價值並願意為其付諸實際行動以捍衛之

教學流程

活動一:刻板印象拼圖
以「人權撲克牌」作為引起動機,讓學生從各國案例中理解人權的意涵,並藉由拼圖法之教學策略,探究社會中處境不利群體的相關報導,使學生能意識到某些群體在日常生活中所遭受到的污名化與標籤化。

活動二、行動方案倡議家
透過影片《青春發言人|沒有學分的文化課—台東均一高中的移工圖書館》作為範例,引導學生從事實(What)、原因(Why)以及如何(How)等面向進行思考,鼓勵其針對處境不利群體發展行動方案,並給予同儕回饋與建議。

活動三、公平正義工作站
引用德國中小學工作站學習法(Stationenlernen),組織學習範圍和內容,將之轉化為一個個不同的工作站學習任務。站點涵蓋轉型正義、資源分配與月經貧窮等內容,鼓勵學生調整自己的學習節奏,探究公平正義的不同面向。

活動四、人權小編出任務
結合真實情境,讓學生化身社群小編製作懶人包,將人權相關知識學以致用,分享自身的所見、所聞、所思;運用社群媒體上架小組成果,從身邊親友開始傳遞分享,期待能形成具影響力的實踐網絡,體現以行動支持人權的精神。

教學心得
本課程根據學生在課程過後要獲得什麼樣的「理解」,以及如何將所學運用於實際生活,教師選擇以「UbD重理解的課程設計」脈絡來構思此次的課程與教學設計。教材資源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配合拼圖法、工作站學習法等教學策略,並將科技與真實情境融入其中,希望學生能成為將知識付諸實踐的人權捍衛者。
素養導向的課程與教學需要許多的事前準備,儘管需要面對授課節數、考試進度等壓力,我仍然期待自己能營造適性的課室氛圍,帶給學生幸福、民主與深度的課堂風景,因為這些分析、批判與反思都是身處21世紀的我們不可或缺的能力。本課程以「正義特『公』隊—人權Online」為題,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學生會因為那些從來沒想過的「現實」而感到震驚,而當所有的資訊與想法變得可視化時,學生也藉由和同儕的討論與合作體認到人權的重要性。
作為一名教師,我很感激自己能和學生彼此互學、共好,透過這幾堂課程,我更加堅定自身的教學信念,反思教師的專業性與能動性。秉持著「不做不會怎麼樣,做了會很不一樣」的精神,期待此教案能幫助其他教師跨出嘗試的第一步,一起將素養付諸實踐。

✍🏻關注人權議題嗎 [點我看更多人權教案]

檔案下載

留言區

Copyright © 2022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Foundation All Right Reserved

訂閱頻道 小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