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運動」打開「性別」的結

江伊薇 台南二中

這幾年運動賽事如火如荼的進行,不管是世大運、世錦賽或是東京奧運,都點燃了觀看者的熱血沸騰,努力的為出賽的選手加油,其中,高中生更是一個熱情關注體育賽事的年紀,運動員身後代表的付出與努力,都成為學生學習與思考的方向,相較於傳統制式的說教,運動場上的現身說法,可以更撼動學生的思維,刺激他們思考。因此,本次課程就藉由「運動」打開「性別」的結,希望透過觀察運動場上的性別議題,引領學生看見性別現況,並進一步反思生活,最終期待他們,從運動出發,可以將性別意識拓展至各個層面,用學生熟悉的運動主題,讓他們一點一滴,將性別平權的概念,實踐於個人的生命腳本中。
江伊薇 台南二中
這幾年運動賽事如火如荼的進行,不管是世大運、世錦賽或是東京奧運,都點燃了觀看者的熱血沸騰,努力的為出賽的選手加油,其中,高中生更是一個熱情關注體育賽事的年紀,運動員身後代表的付出與努力,都成為學生學習與思考的方向,相較於傳統制式的說教,運動場上的現身說法,可以更撼動學生的思維,刺激他們思考。因此,本次課程就藉由「運動」打開「性別」的結,希望透過觀察運動場上的性別議題,引領學生看見性別現況,並進一步反思生活,最終期待他們,從運動出發,可以將性別意識拓展至各個層面,用學生熟悉的運動主題,讓他們一點一滴,將性別平權的概念,實踐於個人的生命腳本中。

學習目標

  • 學生能透過影片,了解性別議題,並澄清價值。
  • 從時事與國際運動員的案例,反思性別刻板印象的困境與多元平權的重要。
  • 學生透過實際校園運動會的討論,創造屬於自己性別平權的運動環境與生活意識。
  • 學生能搜集相關資料,做成報導,分享性別推動的故事與反思。

教學流程

活動一、運動場上的刻板印象:安山短髮霸凌事件

 以東京奧運的新聞事件:射箭女選手安山,因短髮造型被韓國國內霸凌的事件為例,引導學生思考運動場上,存在的性別刻板印象,並以《小孩酷斯拉|我想成為F1亞洲女性賽車手第一人》影片中,小女孩想成為亞洲第一位賽車選手的夢想,勇於突破僵化的性別、運動限制,讓學生反思運動場上的性別霸凌事件。

活動二、翻滾吧!讓多元性平的精神完美落地!

運動場上也有許多運動員,不顧批判的眼光,堅持做自己熱愛且正確的事情,也有許多國家以行動,實踐運動場上的性別平等,讓學生從LGBT+的英國跳水選手戴利的生命故事,以及德國體操女團的服裝革命,去思考現今社會努力落實的多元性平精神,再搭配《小孩酷斯拉|我與肚皮舞之親密對話》影片中,葉同學不為他人眼光,追逐自己想跳肚皮舞的精神,帶領學生思索如何從自己做起,一同翻轉僵化的思維,讓多元性平的概念從運動場,擴及社會各個角落。

活動三、設計自己的運動性平腳本:性別平權的生活實踐

讓學生設計屬於自己的運動性平腳本,反思學校運動會的競賽設計與規則,觀察歷年來的性別限制,以及針對這些侷限,身為高中可以怎麼調整與改善,並以中華隊男女掌旗員的議題為例,讓學生討論班級旗手的選擇與其中的意義。

活動四、比賽之外的性別推動者:成為運動員的特派記者

以印度羽球天后辛度,在球場之外,努力推動的「去除月經污名化」運動,讓學生化身為小小特派員,以新聞報導的書寫視角,調查運動員不為人知的性別推廣行動,做成簡報,向同學展示小組特派員的資料探索與觀點。

教學心得
本次課程從「運動」出發,帶領學生思索性別平等的意義與價值,從學生完成的「5W1H性平運動腳本」與「九宮格採訪寫作術」,都看見學生結合所學,從觀察、資料搜集、小組合作,到完成腳本與採訪,豐富的作品與上台的分享,都可見學生用心的省思脈絡與對社會文化的思辨,本次課程論述的運動員涉及各個國家,在討論過程中,也帶給學生更具有國際視野的性別意識,像是韓國社會的傳統性別意象、印度的女性月經問題以及英國的同性戀議題,都可以豐富學生的視野,從生活出發邁向國際,不過由於本次課程設計為四節課,還有一些國家的運動員與性別問題,未有時間可以跟學生分享,期待下一次再以進階課程的概念,設計下一堂「從運動打開性別的結」之加深課程。

檔案下載

留言區

Copyright © 2022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Foundation All Right Reserved

訂閱頻道 小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