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光就是希望

管偉宏 瑞芳高工

北臺灣在民國七十三年,連續發生三次重大礦災,每三百公噸的煤等於由一百條人命換來。國文課本《礦村行》作者陳列走訪礦村,描述礦村的衰敗和礦坑的艱苦環境。教師透過公視影片《浩克慢遊|看到光就是希望 礦工甘苦辛酸談》、《苦力|礦工心聲》,陪伴學生戶外教學,藉由菁桐石底煤礦區與文化歷史背景之認識,透過實地踏勘,與當地的耆老的訪談,學生學習珍惜生命,並了解能源取得的不易。藉由《易經》與數學的應用,了解生命的目的在於追求快樂與健康,《易經》哲學幫助我們了解生命與生活的運行模式,可以做為終身學習的範本。藉由此次文化資產保存教育,由施放天燈思考文化觀光與環境保護的平衡。
管偉宏 瑞芳高工
北臺灣在民國七十三年,連續發生三次重大礦災,每三百公噸的煤等於由一百條人命換來。國文課本《礦村行》作者陳列走訪礦村,描述礦村的衰敗和礦坑的艱苦環境。教師透過公視影片《浩克慢遊|看到光就是希望 礦工甘苦辛酸談》、《苦力|礦工心聲》,陪伴學生戶外教學,藉由菁桐石底煤礦區與文化歷史背景之認識,透過實地踏勘,與當地的耆老的訪談,學生學習珍惜生命,並了解能源取得的不易。藉由《易經》與數學的應用,了解生命的目的在於追求快樂與健康,《易經》哲學幫助我們了解生命與生活的運行模式,可以做為終身學習的範本。藉由此次文化資產保存教育,由施放天燈思考文化觀光與環境保護的平衡。

學習目標

  • 透過影片了解礦工生活與礦工生命的悲歌
  • 能由國文課本《礦村行》了解菁桐礦村的人文與歷史
  • 能由數學排容原理與《易經》哲學,學習生命的意義
  • 從菁桐石底煤礦區,耆老的訪談,了解礦工用生命取得煤礦,學習珍惜能源
  • 由天燈施放,思考文化觀光與環境保護的平衡

教學流程

活動一、看到光就是希望
以公視影片《浩克慢遊|看到光就是希望 礦工甘苦辛酸談》、《苦力|礦工心聲》,讓學生了解礦工家庭,男性下礦坑難免遇到礦災或罹患矽肺病的命運,女礦工推礦車、洗煤的工作,礦工入礦坑前,向土地公廟「寄命」的辛酸。

活動二、礦村行
《礦村行》作者走訪新北市平溪區菁桐,這是日據時期因為煤礦所形成的街市。由於礦坑的災變工安意外,死傷人數慘烈,致使礦坑也不再經營,目前老街的繁華不再,只能依賴觀光。閱讀課文後,學生了解礦村的興衰史,對礦村人民生活艱難的關懷與痛惜。

活動三、易經哲學與數學
將「生命教育」議題,結合數學,以《易經》二進位的理論哲學,配合電學基本觀念,利用「易卦(布爾向量)布爾代數。先給兩儀定義兩種運算,分別稱為加法和乘法」,利用等效電路,求得交集、聯集。配合數學科排列單元「排容原理」,分析生活中面對問題的思考模式與生命意義。

活動四、菁桐石底煤礦區
學生與當地的耆老的訪談,了解菁桐石底煤礦,開採之煤層即為石底層。是開採最久、產量最豐及規模最大的礦區,礦場於1995年收坑。礦工用生命換取能源,學生體驗煤礦能源取得不易,珍惜生命。

活動五、天燈的異議
煤礦場關閉,居民轉型做天燈生意,2008年新北市政府將平溪天燈公告為法定文化資產,天燈為平溪鄉帶來了商機,但也帶來危機。學生藉由天燈,書寫下希望,祈求全國工科技藝競賽、升學考試能夠收穫滿滿,並審視生命,學習把握當下,珍惜擁有。

教學心得
1.「文化資產教育」要強調的是「在場域中學習」,打破「校外參訪」的刻板印象,而轉化為「移地教學」。石底大斜坑實地踏勘,讓學生加深印象,學生在回饋單中提及在與當地耆老訪談中得知,當時礦村孩子到學校上課,時會傳來父親兄長發生礦災意外的消息。這讓同學更珍惜現在所有擁有的,關懷生命。
2.影片《獨立特派員|天燈的異議》,討論過程中,有同學認為,若是偏重環保議題,天燈製作及回收人工將面臨失業問題,也會重創了平溪區的觀光。
3.生命教育活動,教唱《愛不要給太多》,配合《易經》同學覺的很有趣。
《愛不要給太多》。作詞:洪光達。原唱:劉文正。
愛千萬不要給得太多, 愛千萬不要給得太多
你今天將它挽留, 明天它悄悄溜走
你將一切給我, 我卻不知如何接受
啊請你請你不要再來找我, 世界上的男孩不只我一個
啊請你請你珍惜你的情感, 愛千萬不要給得太多

檔案下載

留言區

Copyright © 2022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Foundation All Right Reserved

訂閱頻道 小幫手